首页

女王用脚喂食

时间:2025-05-28 23:45:13 作者:最高法: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关系 浏览量:78895

  中新网重庆5月28日电 (记者 张素)人民法院服务保障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工作推进会28日在重庆举行。会上,最高人民法院公开发布第46批共5件生态环境保护专题指导性案例。

  本批指导性案例均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例,涵盖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防治放射性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尾矿库污染,严惩长江流域非法采砂等不同类型。

  “发展经济不能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竭泽而渔,生态环境保护也不是舍弃经济发展而缘木求鱼。”本批案例明确,人民法院审理环境资源案件,应当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如何判断是否存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此次发布的指导性案例257号“北京市昌平区某环境研究所诉某流域水电开发有限公司生态破坏民事公益诉讼案”明确了相关裁判规则。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已经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建设单位已经采取针对性保护措施最大程度预防或者减轻对生态环境不良影响的,应当依法认定不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重大风险。

  为避免生态环境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针对具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的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指导性案例258号“山东省济南市人民检察院诉济南某肿瘤医院有限公司等环境污染民事公益诉讼案”中,人民法院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确立的“保护优先、预防为主”原则,及时采取了禁止令、先予执行等措施。

  这一案例同时明确,因两个以上依法负有消除环境污染风险义务的民事主体均未履行相应义务造成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重大风险,国家规定的机关或者法律规定的组织根据民法典规定,请求各民事主体就消除危险的费用承担连带责任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民乐奏响《泱泱国风》 民族经典融入现代

针对非法倾倒固体废物危害航道安全、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检察机关综合履行刑事、公益诉讼检察职责,依法追究违法行为人刑事责任和公益损害责任。对于刑事被告人以外的违法行为人,可以依法追加其为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被告,诉请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责任。

人民论坛网评 | 永葆改革者的攻坚劲头

一季度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的各分项指数全面上升,其中市场指数和资金指数均上升了0.3点,升幅最大,说明中小企业市场预期和融资状况改善较为明显。

中国—东盟青年在桂林探人才发展道路

在平等尊重基础上进行相互交流、互学互鉴,是实现包容和融合的根本途径。人类历史正是一幅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互鉴、融合的宏伟画卷。《论语》开篇提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深刻反映出中华民族热爱学习、善于交往、倡导交流的文明品格。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发展史充分说明,无论是物种、技术,还是资源、人群,甚至于思想、文化,都是在不断传播、交流、互动中得以发展进步的。

皖台青年职工在合肥比技能传匠心

欢迎仪式中,习武少年伴着鼓点跃步舞狮,随后是大小习武者们依次展示不同套路的少林功夫。拳风阵阵,剑影刀光,厅内一时间虎虎生威。

(巴黎奥运)中国女排击败法国队取得小组赛两连胜 提前晋级八强

检察院表示,本案认定犯罪嫌疑人易某华杀害被害人李焕平“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其中理由包括:被害人李焕平下落不明,认定其死亡的证据不足。虽然尸体的衣服和手指特征与李焕平相符合,但身高有差异,易某华被捕后,虽然进行了挖掘寻找,但没能找到李焕平的尸体,无法进行骨龄鉴定及与其亲属进行DNA鉴定,现有证据不能认定被害人李焕平已经死亡。被害人李焕平被易某华杀害只有易某华的供述,没有其他证据予以证实。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